|
國家圖書館資訊素養研習分享
撰文:採編組 楊惠萍
於2024年10月17日參與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圖書資訊素養「協助政策規劃之利器:從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研習,由國圖王涵青館長開場,內容主要分成三個主題:
一、資訊素養技能及數位資源利用(國圖知識服務組 吳亭佑助理編輯主講)
講述內容以「Big 6資訊尋求解決問題模式」為架構,從界定問題、擬定策略、取得資訊、利用資訊、整合資訊到評鑑成果六個步驟,逐步引導與會者學習如何有效運用圖書館資源進行研究。也詳細介紹了國圖的豐富館藏資源,例如期刊文獻資訊網、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及政府公報資訊網等,並說明了館際合作與文獻傳遞服務的便利性,最終目的是提升公務人員的資訊素養,使其能更有效率地運用資訊解決政策規劃中的問題。
二、本土語言資料庫及學習資源介紹(臺灣台語路協會 賴欣宜主講)
由老師自身的學經歷與台語推廣經歷開始,接著介紹並詳細列出各種台語學習資源,包含線上字典(如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iTaigi、ChhoeTaigi)、羅馬拼音方案、學習網站、語料庫、以及台語輸入法、字型等工具。此外,也整理了許多台語相關文獻資料庫,例如文學作品、歌仔冊、諺語、以及科學、天文等領域的台語詞彙資料,展現台語學科化、現代化的努力,並強調既有語彙展現的文化意義與語言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期許藉由多元資源的整合,促進台語的學習與傳承。
三、利用AI進行輿情蒐集與政策分析(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工系 陳國益教授主講)
主要說明AI運作原理,強調正確使用AI關鍵在於提供充足且精確的「先備知識」,而非單純提問。講座以實際案例示範如何透過結合網路搜尋結果與AI工具,有效進行語意分析,並說明如何避免AI因資料不足或資料品質低劣而產生錯誤結果,尤其針對中文資料的侷限性提出警示,也介紹了幾個輔助AI分析的工具,例如一個可視化語意分析結果的儀表板。最後,總結AI的應用價值在於資料轉換的效率提升,而非創造全新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