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 電子報

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電子報-第58期
電子報首頁>特別報導
字級:
  • 小
  • 中
  • 大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參訪心得

 撰文:典藏組 蔣禮芸

 
隨著資訊進步,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與日俱增,而虛擬的網路環境雖然便利,但缺乏溫度與質感。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興建的圖書館,正說明了有形的圖書館、實體的資訊資源、人與人的互動,仍是受到民眾期待和喜愛。筆者有幸參加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舉辦之活動,參訪甫於110年1月2日落成啟用之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下簡稱南市圖),茲將參訪所見所得簡要分享。
 
南市圖為一棟地下2層、地上6層之建築物,位於臺南市永康區,由臺灣及荷蘭建築師團隊共同設計。外型為階梯式,由下而上逐層向外伸展。
 
 
南市圖外觀
 
走進館內,印入眼簾挑高、寬敞的大廳,令筆者印象深刻,抬頭一望,由保羅‧考克斯基 (Paul Cocksedge)設計的公共藝術作品「陣風」(Gust of Wind),以書頁被風吹起的意象,點出所在地為「圖書館」。聽館員說明,得知因為疫情關係,藝術家本人無法來台監督及指導施工,是由工作團隊透過越洋多次與藝術家溝通,才得以完成每個細小零件的吊掛。
 
1樓大廳公共藝術作品—陣風
 
另一個美麗的風景,是貫穿圖書館的紅色樓梯,鮮豔的大紅色,鑲嵌在圖書館裡一點都不突兀,反是吸引人們眼球的視覺焦點,聽說已成為文青必訪的打卡景點呢!
 
 
由下往上拍攝貫穿南市圖的紅色樓梯
 
除了建築之美外,南市圖也結合科技提供新的圖書館設備,例如設置於1樓側邊的24小時取還書機,讀者可自行還書及取預約書,其中取預約書功能,方便讀者不受限於開館時間取借圖書;而還書機內連接的自動分檢機,可自動將圖書依索書號或樓層分類,大量節省館方整理圖書的人力與時間。
 
24小時還書機後方的自動分檢機
 
此外,1樓大廳設有由9台55吋觸控控螢幕所拼接的互動書牆,具有推薦好書、輪播活動資訊、空間導覽等功能,且提供3人同時操作。本校博愛校區圖書館1樓亦提供類似南市圖的互動書牆,有興趣的讀者不用到南市圖,也能親身在校園內體驗新一代的圖書資訊服務。
 
由9片螢幕組成的互動書牆
 
誠如本篇所述,在網路數位時代之下,人們對圖書館的需求是更為多元且多樣的,圖書館不能再侷限於過往只提供單一、單向的服務,為了因應各類讀者不同的需求,南市圖在資訊服務外,更提供了烹飪教室、五感探索區、3D列印機等非傳統圖書館的空間與設備,令人耳目一新,由此也看出南市圖努力求新求變,勇於突破框架的精神。
 
南市圖館內設置烹飪教室—城市灶咖
 
最後,筆者觀察到南市圖在軟性服務的細節上亦有用心之處。設置於地下一樓的兒童書區,為了服務年齡較小的兒童讀者,特別將借還書櫃臺高度降低,雖然館員要坐在小板凳上提供服務,但拉近了館員與讀者的距離,可見南市圖在規劃服務上的細心,對不同年齡層讀者提供分眾的貼心服務,值得圖書館未來在規劃各項服務時參考學習。
 
為服務兒童讀者而坐在小板凳上的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