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巿立師範學院八十九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所  別:國民教育研究所

科  目:教育研究法

考試時間:一百分鐘

※注意: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答卷上。(於本試題紙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選擇題:(每題兩分,合計四十分)

  1. 下列那一項非屬於影響研究的「內在效度」的因素:
    (A) 成熟因素(B) 取樣的差別(C) 前後測效應(D) 統計迴歸
  2. 下列那一項是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的重要特性:
    (A) 研究的外在效度良好 (B) 有利於建構教育理論(C) 可立即改進教學情境中的問題(D) 具較嚴謹的研究設計
  3. 依「國小學生求知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的研究題目,可知其主要研究變項是:
    (A) 國小學生(B) 學業成就(C) 調查研究(D) 求知態度
  4. 下列各項關於研究目的的敘述,何者為較適當的描述?
    (A)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智力水準與家庭社經地位的關係(B) 本研究目的在確定我國是否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理想 (C) 本研究目的在評鑑當前國民教育的成敗(D) 本研究目的在分析國小學生的創造力
  5. 下列那項情形適於提出研究假設?
    (A) 敘述性研究(B) 了解事實真相而無關理論建構研究(C) 了解當前流行的趨勢研究(D) 包括兩個以上可操作或可測量的變項,且變項間存在某種關係
  6. 關於研究假設的提出應符合的標準,下列那一項的敘述是錯的?
    (A) 須具可驗証性(B) 須以陳述句型提出(C) 須表明研究變項間的關係(D) 須為概念的抽象性層次
  7. 在教學研究的變項中,下列何者為所謂的歷程變項?
    (A) 教室環境(B) 學生特性(C) 教室中師生互動(D) 學業成就
  8. 下列何者不是質性研究的特徵?
    (A) 注重情境定義(definition of situation)(B) 蒐集軟資料(soft data)(C) 建立真相(facts)(D) 注重常識性的理解(common-sense understanding)
  9. 下列何者不是質性研究蒐集資料時常採用的技術?
    (A) 參與觀察(B) 訪談(C) 文件分析(D) 問卷調查
  10. 下列何者適當地形容了質性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關係?
    (A) 如密友的(B) 如主客的(C) 有距離的(D) 平等的
  11. 下列何者是質性研究者選擇研究對象時注重的要點?
    (A) 隨機抽樣(B) 控制無關變數(C) 選擇具代表性的研究對象(D) 選擇資訊豐富的研究對象
  12. 下列何者是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
    (A) 結構功能論(B) 邏輯實徵論(C) 符號互動論(D) 系統理論
  13. 質性研究者為增進研究的確實性(credibility),會採用下列何種措施?
    (A) 豐富的描述(B) 理論性抽樣(C) 長期的現場觀察(D) 清楚界定研究概念
  14. 質性研究者進行觀察時,為避免選擇性的知覺,可採取下列何種措施?
    (A) 長期的現場觀察(B) 增加量化的研究,進行數量的計算(C) 隨機選擇研究對象(D) 聽取報導人(informant)的想法
  15.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研究假設都可以轉換為統計假設(B) 研究者想驗證或支持的假設是對立假設(C) 研究者通常直接檢定虛無假設之正確性(D) 研究假設就是科學假設
  16. 下列哪一個資料分析方法最能有效檢定變項間之因果關係:
    (A) 積差相關(B) 變異數分析(C) 因素分析(D) 迴歸分析
  17. 近年來受到「混沌(Chaos)理論」影響,而在行為科學中相當受到重視之研究與資料分析方法是:
    (A) 得懷(Delphi)術(B) 模糊(Fuzzy)技術(C) 自我迴歸移動整合平均(ARIMA)模式(D) 決策樹(Decision Tree)技術
  18. 在一個2 x 4多因子實驗設計中,實驗者需操弄幾個實驗處理:
    (A) 2 (B) 4 (C) 6 (D) 8
  19. 有二位評分者對20份作品進行評分,但因事先未商討評分方法,因此其中一位之評分採百分制,另一位則是給等級(1至10等),則要檢定二位評分者之評分信度,應採下列哪一個統計方法:
    (A) 多系列相關(B) 積差相關(C) Spearman相關(D) ψ相關。
  20. 有一位研究者想分析學生之表現與教師期望間之關係。他用月考成績代表學生表現,以「教師期望量表」分數代表教師期望。試問,下列哪一個方法是最適當之資料分析方法?
    (A) 卡方考驗(B) 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C) t考驗(D)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二、解釋名詞:(每題五分,合計十五分)

  1. 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2.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3. Meta-analysis vs. Secondary Analysis

三、申論題:(每題十五分,合計四十五分)

  1. 九年一貫統整課程是目前重要的教育變革,其揭櫫的理念包括:基本能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課程統整等。請以九年一貫的教育變革為思考方向,試提一個研究題目,並針對這個題目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題目是:
    (2)研究待答問題為何?
    (3)研究變項是什麼?
    (4)研究架構及可採行的研究方法為何?
    (5)預期研究結果的應用如何?
  2. 當我們把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作對比時,二者各有其特色,及特別適用的研究主題。請你舉出三項教育研究的實例(他人的或自創的均可),它們均很適合採用質性研究法,而適用的原因也都不同。請說明其研究主題,及適用質性研究法的原因。
  3. 試比較說明完全隨機化設計(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與隨機區隔設計(Randomized Block Design)二種實驗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