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巿立師範學院九十一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所  別:兒童發展研究所

科  目:兒童發展

考試時間:九十分鐘

      注意: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答卷上。(於本試題紙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 佛洛依德 (S. Freud) 和 艾力克生(E. Erikson)兩者理論間的相同點是:

(A)  兩者都認為本能(basic instincts)是激發發展的動力

(B)   兩者都認為發展的主體是主動的尋求對外在環境的掌控

(C)   兩者都強調「性」是激發成長的動力

  (D)以上皆是相同點

 

2.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老是不滿意兒子,三天兩頭挑剔兒子的種種行為。這個現象導致媽媽不滿,在溝通不成的情況下,二人的婚姻出現裂痕。下面哪一個說法最能闡述這個現象?

(A)  孩子的行為影響孩子

(B)   家庭是時時在變動的

(C)   家庭是會重組的

      (D)家庭是一社會系統

 

 

 

 

3. 下列關於「智力」的說法,哪一個是對的?

(A)嬰兒在Bayley發展測驗上的得分不可以預測其在幼兒時的IQ

(B)個體在智力測驗上的表現不可用來預測學童的學業成就

(C)多元智慧的學者H. Gardner認為,八種多元智慧之間彼此是相互聯

繫的

      (D)提出智力三元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的學者贊成心理計量     (psychometric)學派對智力的看法

 

4. 有一天,一位小學三年及的美勞老師出了一個家庭作業,要求孩子回家獨立完成。作業的內容是這樣的:「如果老天爺給你第三隻眼睛,讓你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你會放在哪裡?請把你要放的地方畫下來,並說明裡由」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推測,你認為大多數的孩子會將第三隻眼畫在哪裡?

(A)頭髮的頂端

(B)手掌心中

(C)額頭上

(D)小腿上

 

5. 面對初入園幼兒的哭鬧行為,一位專業幼教教師的適當反應是:

(A)假裝打電話給爸媽

(B)讓他獨處,等他哭完就好

(C)安慰他,待他情緒趨緩,再邀他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或活動

(D)轉移其注意力

 

 

 

6. 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因素

(A)成熟+經驗+社會因素+平衡

(B)成熟+個別差異+經驗+平衡

(C)成熟+個別差異+學習+經驗

(D)經驗+社會因素+平衡+適應

 

7. 幼兒寫數字時,常將「q」寫成「p」,將「6」寫成「9」,乃因何者尚未發展?

(A)形狀知覺

(B)相對大小

(C)方位知覺

(D)立體知覺

 

8. 詹姆斯基(Chomsky)主張兒童能獲得語言主要是因為針對

      (A)人類天生就有類似語言學習器(LAD)的機制

      (B)兒童天生具超強的模仿能力

      (C)成人長期有效的示範

      (D)認知發展成熟的影響

 

9. 若研究者以3歲、6歲、9歲兒童為對象,採為期3年的重覆觀察方式蒐集資料,此種研究設計稱之為

(A)橫斷設計(cross-sectional method)

      (B)縱貫設計(longitudinal method)

(C)泛文化比較(cross-cultural method)

      (D)連續比較設計(sequential comparison)

10. 若研究者進行的是「五歲入學」政策實施對幼兒發展的影響,較適合採用的是下列何種研究設計?

(A)實驗室實驗法

      (B)實地實驗法

      (C)自然情境實驗法

      (D)臨床研究法

 

11. 母親營養不良對胎兒傷害最嚴重的時期是

(A)受孕前3週

      (B)受孕第3週至第3個月

      (C)受孕第3個月至第6個月

      (D)受孕第6個月至第9個月

 

12. 在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中

(A)一個中性刺激與另一個會引發反射性反應的刺激配對

(B)新刺激間的連結所產生的學習不存在

(C)內在反射被消除

(D)一個反射性反應與非反射性的反應配對而產生新的刺激

 

13. Vygotsky提到文化工具(cultural tool)的概念,下列四個例子有哪些屬於文化工具?甲-螺絲起子、乙-知識、丙-時鐘、丁-物理課本

(A)甲、丙

(B)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14. 關於八至十二個月的嬰兒顯現的AB尋找錯誤(AB search error),以下何者是最不可能的原因?

(A)嬰兒很難去抑制先前受到酬賞的反應

(B) 嬰兒的困難在於: 把所知的物體由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知識,轉譯為成功的搜尋策略

(C) 嬰兒在物體被藏在二個地方後,不記得物體被藏在新地點

(D)嬰兒對於整合知識和行動有困難

 

15. 關於腦的可塑性,以下敘述何者(或哪些)正確:甲-腦傷的規模越小,通常恢復速度越快、乙-腦傷發生的時間越早,通常復原的程度越好,對日後各種正常功能的影響越小、丙-約有1/3慣用左手的人,語言區在右腦比左腦多、丁-男人說話只用左腦,女人說話只用右腦

(A)甲、乙

(B) 甲、乙、丙

(C) 甲、乙、丁

(D)甲、乙、丙、丁

 

二、             簡答題或解釋名詞:(每題6分,共30分)

1. 根據馬斯洛的心理需求論,人類的需求從最基本到最高層次序為何?

2. 根據布魯姆(Bloom)的認知發展六層次,各寫出一個具體的行為目標。

3. 請解釋柯柏格(L. 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裡的傳統一致的道德層次(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所對應的兩個時期、以及兒童在這二個時期時對於「漢斯偷藥」的兩難情境可能提出的答案與理由。

4. 包姆林(Diana Baumrind)用兩個向度將教養兒童的方式分成四類,請解釋這兩個向度與對應的四種教養方式。

5. 請解釋嬰兒研究中常用的去習慣化(dishabituation)實驗法的理論基礎與精神。

 

三、             申論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性別差異」是目前社會非常關注的議題。試問:

            (1)從研究的角度出發,男女性別間的差異何在?

            (2)從發展理論的觀點來看,為何有性別差異的存在?

2. 根據發展理論與研究發現,描述五歲幼兒在身體動作、認知、遊戲、道德發展方面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