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巿立師範學院九十二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所  別:國民教育研究所

科  目:教育研究法

考試時間:九十分鐘

      注意: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答卷上。(於本試題紙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學生就讀的「年級」是屬於何種變項?

(A)名義                        (B)次序

(C)等距                        (D)比率

2、下列何者不屬於雙變項相關統計法?

(A)複相關                      (B)列聯相關

(C)積差相關                    (D)四分相關

3、就一年兩(或多)試的入學考試而言,應特別重視何種測驗信度?

(A)重測信度                    (B)折半信度

(C)庫李信度                    (D)複本信度

4、若想了解學生學習成就與班級人數的關係,最適切的分析單位為何?

(A)個別學生                    (B)班級

(C)學校                        (D)以上皆可

5、在常態分配下,下列何者的相對表現最好?

(A) Z = 0.8                      (B) T = 55

(C) PR = 50                     (D) DIQ = 95  (DIQm = 100, s = 16)

6、下列何者不是質性研究者要搜集的原始資料(raw data)?

(A)感官資料                    (B)論文期刊

(C)實徵資料                    (D)田野資料

7、下列何者不是質性研究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適當的關係?

(A)如主客的                    (B)平等互惠的

(C)視野交融的                  (D)互為主體的(intersubjective

8、「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與下列何者無關

(A)研究設計的方式              (B)資料搜集的方式

(C)資料分析的方式              (D)驗證理論的方式

9、質性研究者為增進研究結論的遷移性(transferability),會採取下列何種措施?

(A)請該研究外的人員檢核資料    (B)清楚界定研究概念

(C)請研究對象查核研究報告      (D)三角測量法(triangulation

10、下列何者不符合行動研究的精神?

(A)研究要能解決實務問題        (B)研究者不介入研究過程

(C)研究要能促進社會正義        (D)研究成員要有透徹的自我覺察


 

二、解釋名詞(每題5分,共20分)

1、推論統計 (inferential statistics)

2、結構性訪談 (structured interview)

3、局內人觀點(insiders’ view

4、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日前教育部提出自96學年起對三、六和九年級學生進行國語、數學和英語之學習成就抽測的構想。假如教育部委託你負責編製國小六年級的數學測驗,請具體詳述你的測驗編製和測驗品質檢核計畫。

 

 

 

 

 

 

 

 

 

 

2、研究者AB均以「創造力」為變項進行研究,其統計分析結果分別如表A和表B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AB,試推測研究者AB的研究問題和研究設計。

(2)研究者AB採用的研究方法名稱為何?請說明理由。

(3)兩項分析結果均達 .05的顯著水準,何謂達 .05的顯著水準。

(4)試分別解釋研究AB的結果。

 

A  男女學童創造力分數之t考驗結果摘要表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64

33.48

8.01

2.38*

66

30.17

7.86

 

*p .05

 

B  實驗組和控制組創造力分數之t考驗結果摘要表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實驗

30

35.50

8.32

2.47*

控制

30

30.28

8.02

 

*p .05

 

3、何謂「可類推性」(generalizability)?個案研究是否具有可類推性?為什麼?請舉出實際的研究主題說明你的理由。

4、在參與觀察中,研究者可以不如實告訴研究對象自己的「研究目的」嗎?請舉一項研究實例辯護(justify)你的觀點。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做法,可以顯示你在研究理論上考慮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