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巿立師範學院

九十三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入學考試試題

所  別:國民教育研究所

科  目:教育學

考試時間:九十分鐘

    分:一百分

      注意: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答卷上。(於本試題紙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選擇題 (每題 2 分,共20分)    

1.      下列哪一個說法最能說明現代教室中應用行為理論的特徵?

(A)    負向增強  (B)懲罰  (C)自我實現  (D)有條件增強

2.      下列哪一個說法最能說明「學習遷移」的概念?

(A)    仔細研讀教材的學生,考試考的很好

(B)     學生使用甲科的知識來解決乙科的問題

(C)     學生在記住知識後仍能加以複誦

(D)    學生能正確的認出有關老師教導概念的範例

3.      皮亞傑的研究備受批評,是因為最近的研究顯示:

(A)    許多兒童經歷不同順序的認知階段

(B)     除非兒童已經發展到該階段,否則不能直接教導如保留概念等認知作業

(C)     明確的教導會影響到幼兒在保留作業上的表現

(D)    整體而言,皮亞傑高估孩子的能力

4.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禮記學記》)這句話主要在說明在教育上應重視什麼?

        (A)問答的技巧   (B)講解的時機   (C)練習的原則    (D)因材施教

5.  下列何者不是杜威 (J. Dewey) 的教育主張?

(A)從做中學         (B)注重兒童種族經驗的學習與傳遞

        (C)社會即學校       (D)教育即生活

6.  下列哪一種學說,主張一切價值判斷(包括倫理與審美判斷),都只是一種偏好,是屬於情感的作用,沒有認知的意義?

(A經驗主義(Empiricism)               (B)實用主義(Pragmatism)

(C)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      (D)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7. 「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 五蠹》)此主張之主要目的在於:

(A)富國強兵   (B)統一思想   (C)尊師重道   (D)尊崇法治

    8. 學校具有維繫穩定的社會結構、延續既有社會秩序的功能,是社會化的主要結構,此說法與下列何種理論相符?

        (A)功能論     (B)衝突論     (C)符號互動論     (D)後現代主義

    9. 許多學者從課程或學校教育的過程,分析學校教育與社會結構間的關

       係。請從以下敘述中選出錯誤者:

(A)帕森士(T.parsons)認為學校具有選擇、分派的功能

    (B)涂爾幹(E.Durkheim)認為教育具有維繫社會生存的功能

    (C)葛藍姆西(A.Gramsci)認為透過學校來維持統治階層的霸權

        (D)波迪爾(P.Bourdieu)認為學校複製生產界的社會結構關係

   10. 許多人認為:個人在教育所作的投資愈大,教育程度愈高,專業知識技能愈強,所得的薪資報酬也就愈高。下列何者與此論點無關:

        (A) 功能論    (B) 衝突論    (C) 攻續主義   (D) 人力資本論

 

二、解釋名詞 (每題 5 分,共20分)

11.認知性動機 (cognitive motivation)

12.真實性評量 (authentic assessment)

13.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14.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三、申論題 (每題20分,共60分)

15. 根據維高斯基 (Vygotsky)的理論,語言是中介高層次心理功能的文化工具。試:

1申述這句話的意義

2舉例說明在教育現場的應用

 

16. 西方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主張主要有那幾種類型?其強調的教育內容分別為何異同? 你認為那一種博雅教育的主張,最適合作為當今教育改革的理論依據,為什麼?

 

    17. 英、美國家教育改革中,常常出現支持或反對國家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的爭論,有些人認為:共同文化是社會成員所共享,應藉國家課程的學習,以增進社會共識及和諧;然而,有些人則認為:國家課程實際上是一種合法化的不平等(legitimized inequality)。請以教育社會學理論申述以上爭論的理由,並說明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