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政治解嚴加上民間意識的覺醒和呼籲,促使本土化運動的意識高漲,人們的主體意識逐漸啟發,關切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人、事、物,強調本土化便成為社會大眾所關切的課題。沛然莫禦的全球化浪潮,其本質希望世界能趨於同質性和一元化,但卻無法擺脫西方及主流強勢文化的主宰,如此一來,便容易阻礙到本土化的發展。課程與教學是教育的核心,在推動教育改革的同時,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下取得平衡的觀點,已成為近來學者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書共計收錄十篇論文,每位學者專家皆對「課程與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有深入鑽研。相關論述面向包括有:教育本土化之新思維、台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台灣資訊課程的歷史分析、新台灣之子學校層級課程調適方案、全球化對課程與教學的影響、全球化與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全球化觀點與教學效能的省思、香港課程改革經驗之影響與分析、新加坡華文課程改革、及學校生命倫理課程分析等。作者簡介 黃政傑國立台南大學校長暨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吳俊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白亦方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吳錦惠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吳麗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教授周珮儀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簡紅珠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蔡宗河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李子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林嘉嘉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講師陳之權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授劉世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黃政傑 國立台南大學校長暨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吳俊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白亦方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 吳錦惠 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吳麗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教授 周珮儀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簡紅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蔡宗河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李子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林嘉嘉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講師 陳之權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授 劉世閔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