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及其機關誌《福爾摩沙》,匯育許多優秀作家,堪稱台灣日語作家最重要的文學搖籃。在東京以留學生為主的這股台灣文學運動,追溯其源頭可上溯到1920年代初期,謝春木、王白淵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以反殖鬥爭為標的,有意無意播下的文學種子,在《福爾摩沙》時期首次吐露文學的蓓蕾,到「文聯東京支部」時期在跨域文化運動中盛開,其充滿能動性的文藝精神一直延續到文化控制嚴峻的戰爭時期。本書以獻身累積文學史重述基礎工程之一粒砂土自許,企圖從旅日作家的精神系譜、跨國左翼文藝活動之交流、戰時體制下的國族寓言、戰後初期的忠義自問等細部歷史,考究《福爾摩沙》系列作家發展蛻變的一鱗半爪,藉此為本土文化知識化的繁複工程投注一份心力。
柳書琴
清華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學術論述有《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單篇論文有〈反殖民與反現代論述的多重演繹: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的台灣讀書市場〉、〈書房夫子與斷頭雞:日據時期台灣傳統文化體系與漢文教育的崩解〉、〈《風月報》到底是誰的所有?:書房、漢文讀者階層與女性識字者〉、〈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南國文藝》的創刊〉……等多篇。另有編著《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2007年)等。
Teackback URL:
方舟上的日子 : 台灣眷村文學 /
古典台灣 : 文學史.詩社.作家論 ...
古典臺灣 : 文學史‧詩社‧作家論 ...
燃燒的年代 : 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論爭 ...
黑暗之光 : 美麗島事件至解嚴前的 ...
鄉土的回歸 : 六.七〇年代臺灣文 ...
臺灣文學.精彩一百 :
臺灣文學的發展展覽圖錄 = The ...
臺灣文學史料集刊 /
2010第六屆台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想像帝國 : 戰爭時期的臺灣新文學 ...
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 : 日據時期臺 ...
菁英、文藝與戰爭 : 由舊制台北高 ...
聚焦臺灣 : 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 ...
跨國.跨語.跨視界 : 臺灣文學史料 ...
狂飆時刻 : 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 ...
日據時期臺灣鄉土文學的當代紀事 /
日曜日式散步者 : 風車詩社及其時代 ...
一個文藝青年能做些什麼-一個文學出版 ...
斷裂與生成 : 臺灣五0年代的反共 ...
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 : 五.六0年 ...
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 : 臺灣數位 ...
「曙光」初現 : 臺灣新文學的萌芽 ...
最年輕的麒麟 : 馬華文學在臺灣(1 ...
後殖民台灣 : 文學史論及其周邊 ...
台灣新文學史 = A history ...
台灣新文學史 = A histor ...
殖民地摩登 : 現代性與臺灣史觀 ...
帝國浮夢 : 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 ...
文學@台灣 : 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您認識台灣文學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家用版)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
悲情城市(家用版) A city of sadness /
少年讀史記 /
山海之內天地之外 : 原住民漢語文學 /
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
父後七日(家用版) Seven Days In Heaven /
司馬庫斯(家用版) A year in the clouds /
司馬庫斯 森林共和國 /
我的少女時代(家用版) Our times /
一代宗師(家用版) The grandmaster /
神鵰俠侶 /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家用版) Peaceful warrior /
[中學生]晨讀10分鐘 : 論情說理 說明文選 /
青春散文選 = Prose /
送行者(家用版) 禮儀師の樂章 /
余秋雨臺灣演講 /
不乖 : 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
臥虎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