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上一頁

好書佳評

湖濱散記 

標題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書目資料
書名: 《湖濱散記》
作者:Henry David Thoreau(梭羅)
譯者: 孔繁雲
冊 數: 60 冊
IBSN:9789575456733
出版者: 志文
出版年:2006年2月(再版)
索書號:874.6 / 4360
館藏地: 本校圖書館二樓參考書區、公誠書庫(公誠樓B2)


 

推介文(楊麗中 教授)

《湖濱散記》:吸吮生命的精髓、綻放語言的花朵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上述文字引述自十九世紀美國思想家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的經典名著《湖濱散記》(Walden)。梭羅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康考德(Concord, Massachusetts)。從小家境並不富裕,在家人的資助下進入哈佛大學就讀。


 

大學時閱讀當時美國重要思想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的論著《自然》(Nature),並聆聽他的演講〈美國學人〉(”The American Scholar”),這二部超越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代表經典不僅對梭羅影響深遠,也開啟了二人亦師亦友的長久情誼。


 

1845年三月,揮不去長兄約翰罹患肺結核辭世的陰影,28歲的梭羅帶著一把借來的斧頭,來到康考德附近的華爾騰湖(Walden Pond)畔,在愛默生的土地上砍樹建屋,並在同年七月四日(美國獨立紀念日)搬進了簡陋尚未竣工的小木屋,開始他的「生活實驗」;因為他「希望有心的過生活」,他只要面對生活必要的部份,「不要在我死的時候發現我沒有活過」。


 

在二年又二個月的湖畔生活,梭羅拒絕與世沉浮,拒絕生命被細碎的瑣事磨盡;他把生活逼入角落,把生活減化為最簡單的元素,並將絕大部分的時間投入閱讀、寫作和觀察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梭羅雖然獨居湖畔,但絕非與世隔絕。期間他曾在康考德講堂發表演講,曾遊歷緬因州的森林,也曾因抵制政府不合理的政策拒付人頭稅而被捕入獄(後來據說是其姑媽代付而獲釋)。


 

《湖濱散記》絕不是提倡悠閒生活或呼籲大眾捨個人義務歸隱山林的文集,也不只是謳歌自然、唾棄物質文明的田園式散文。就像在他另一部深具影響力的著作《理性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梭羅主張個人的良知良能才是社會的最高指導原則。他認為政府建立的基礎不是法律也不是官僚制度,而是每個人民的善良意志。如果政府違反了這個基礎,每個公民都有權力以和平理性的方式抵制政府的作為並且糾正政府的惡行。同樣地,在個人私密的領域,梭羅也倡導個人在精神與物質、理性與感性等方面的自立自足。藉由身體力行他的生活哲學,梭羅希望像黎明時分的雄雞引吭高歌喚醒世人正視他們每日的生活,檢視他們的內心,並被探索生命的真諦。


 

而且,1854年出版的《湖濱散記》,若自搬進華爾騰湖畔小屋算起,實際上費時9年完成。梭羅將二年又二個月的時間濃縮,以一年四季的遞變架構全書的組織,不僅紀錄湖畔林間四時的景物變換,也流露作者心境的變化與成長。全書佈局的嚴謹,恐非中文譯名所謂的「散記」可以概括。再者,梭羅和當時一般美國大學生一樣熟悉西洋古典文學,也涉獵不少中國、印度的東方哲學,作品中經常出現東西方的文化典故。對英語語言學習有興趣的讀者,《湖濱散記》不僅是深具哲思、意境優美深邃的文學作品,也是一座富含語言藝術的礦藏。


 

《湖濱散記》相關網站:
http://thoreau.eserver.org/pondpics.html
http://thoreau.eserver.org/walden00.html

  • 資料來源:圖書館
  • 日期:2011/08/17
  • 書籤:
  • 收藏 (0)
  • 推薦 (0)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