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 電子報

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電子報-第15期
電子報首頁>活動花絮
字級:
  • 小
  • 中
  • 大

2014最佳紀錄片影展回顧 ~窗外所見的世界-II

撰文:數位資源組

三、《絕版危機》

撰文:學材三  陳冠霖

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網路資源日益普及,許多載具被發明出來,造就電子書逐漸盛行。因此紙本書在這樣的環境下,面臨「絕版危機」。而這部影片,便在探討科技進步對於出版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網路造成我們閱讀習慣的改變等。

電子書固然攜帶方便,可以提供多元的閱讀途徑,其中可能造成著作權不被保護的危機,或者是讓以寫作維生的作家更難生存,甚至對於圖書館也產生了一些改變。不過,也因為如此,讓許多默默無聞的作家有機會透過獨立出版,有機會展現自己。我覺得這樣也很棒,如此一來,不會只有有名的作者能被大家關注而已。

然而,也因為科技的改變,現在的我們,對於「閱讀」也產生些許的變化。習慣看網路上簡潔的字、詞,因此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我們漸漸對長篇大論的文章感到厭倦。說真的,不得不承認自己或多或少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候看一篇文章,前面總是很認真的閱讀,但越看越快,漸漸的直接跳到結尾,我們的耐心可能也因為科技的使用而逐漸減弱。

我相信科技一定會越來越進步,但其中所帶給我們的後果也是一種挑戰,或許現今是紙本書面臨絕版危機,但或許未來幾年之後,可能換成電子書面臨另外一種危機。雖然有好有壞,但我們仍應該好好思考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想要的嗎?而日後,又會面臨另外一種什麼樣的危機呢?

 

撰文:學材三  劉欣宜

《絕版危機》提到了因為科技的改變,我們的閱讀工具不再是只有紙本,而發展出了電子書的形式,到底這樣的改變是好還是壞呢?對於我們的使用習慣上會有什麼影響呢?在這部影片當中有相當深刻的探討。

圖書館最一開始的功用,其實是一群學者互相討論和分享的地方,後來演變成為了公共利益的知識傳達地,但電子書的變化,導致讀者的資訊雖然可以快速及大量的獲取,卻也沒有增加其閱讀能力,因為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裡,快速閱讀已成為大部分人普遍的習慣。每天花幾分鐘看網路新聞,快速瀏覽社群網站上的所有動態,到底多久沒有好好的靜下心,花幾個小時看完一本書了呢?

雖然紙本書籍的電子化,可能會帶來些許負面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將知識內容電子化,對於搜索資料及知識保存上,還是有很大的幫助,電子化的知識可以互相流通於各館之間,圖書館也更容易有完整的收藏。

我認為在於紙本書籍與電子書之間,仍然有其不可或缺的存在必要性,我們需要保存紙本書籍,才得以窺視古代流傳下來的精髓。我們也需要電子化的書籍,可以讓資訊迅速流通並廣泛流傳,對於知識的傳播性與保存,有很正面的幫助,在教學與攜帶上也方便了許多,使得教育的手法更多元。目前看來電子化的趨勢已是不可避免,我們值得思考並學習的是,如何在電子書的時代裡生存,不喪失既有的閱讀能力,並利用其方便性,讓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更上一層樓呢?

 

撰文:學材三  周芊芊

資訊進步,網路、電腦、智慧型手機都在近十年來不斷迅速進步成長,使用率比過去大大增加,過去的人們大概從未想到「書本」這項發明可能會遭到淘汰。絕版危機,顧名思義在探討科技進步對出版造成的威脅,同時也探討科技化,手機和網路對現代人所造成的影響。這部片提到人們閱讀的習慣正在因為科技而改變,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項問題,我們擔心未來的人們不再習慣閱讀,因為資訊化的社會導致人們只瀏覽、過濾簡短有力的資訊,如部落格文章、臉書訊息等等,越來越多人減少看書的時間,甚至很少有人能夠完整看完一本書。上大學後的我也經常思考:我的閱讀習慣是不是也被社群網路取代了?就如同影片中的受訪者一樣,我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使不願意承認。我們可能利用各種理由搪塞,「因為我們很忙碌,所以沒有時間閱讀」,但是真的如此嗎?我們有時間在下課短短的十分鐘,打開我們的手機上網瀏覽臉書,又或者我們打開曾經流行的那些手機遊戲,過去這些能拿來閱讀的時間,現在卻被科技下的產物所取代。以教育角度想,假設今天我們仍然習慣利用手機閱讀大量不同類型的書本,也許電子書的產生並非壞事,因為一機在握,各式各樣的書本皆能讀盡,也能讓我們找到平常難以找到的書籍。

另外,此部片也探討到因為電子書產生導致出版社無法立足,或是圖書館的消失與著作權問題,但是在此同時,也有許多作家能夠以低成本或較簡單的方式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網路平台使他的書本大賣。這部片讓我思考原本從未想過的事──假設今天某平台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書本,並且付費閱讀,那麼此平台是否壟斷市場並且使圖書館的美意消失?但若平台不收費,讓人們免費閱讀內容,又是否侵犯著作權?這些其實都是發人深省,這必須透過配套措施,才能改善。或許現在我們對於電子書仍有許多疑慮,但是我也相信未來若科技能再進步,並且連同教育觀念一起改變,讓學童能夠利用電子書培養閱讀習慣,我想電子書不但是個方便的科技,也是提供多元化知識進步的發明。

 

四、《Google任務:世界之腦》

撰文:學材三  陳學彥

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他們的企業文化引領著他們的員工一直走在美國矽谷的尖端。而本片探討的是Google對於資訊的掌握程度、如何進行提升,以及如何做到足以撼動世界各國的創作者們,進而發起反抗浪潮,一切看似利於社會大眾的舉動,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令各國創作者擔心的隱憂呢?

世界上最珍貴的知識資源莫過於書本的內容了,而Google就是看到了知識的價值以及其背後龐大的商機,才會產生將各式創作全部轉為電子化知識的想法,在實行中雖然遇到了很多技術上的困難,但Google也憑著他們過人的精神一一克服突破,在知識的電子化上不斷創造令世人驚豔的成績。Google這樣的舉動,如果仔細深思,會發現知識的重要性,在未來將變得遠比自然資源重要。Google也開放讓所有的民眾免費瀏覽部分內容,讓世人可以更輕易地截取不同種類的知識。

但各國也慢慢發現這樣的作為產生了一些隱憂,例如原創作者的著作權以及知識壟斷的問題等。在這些問題的處理上,Google與各國有被侵犯著作權疑慮的作者們,以及學者專家開始了長期的知識資源拉鋸戰。在這些作者、學者專家的抗議下,我才發現原來知識的重要性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而Google大量翻印儲存資料的舉動,雖然看似對社會有利,但背後所隱含的知識壟斷問題則是我們更需要去注意的。當然Google最後因為這件事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這也完完全全改變了過去人們對於知識電子化的想法,並不是在網路上能找到就好,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去想,如果今天我們是創作者,我們的創作被恣意的使用、下載又會作何感想,而且今天這樣的知識電子化如果被同一家公司壟斷,那我們又該如何確保我們未來不會被其所左右,這樣的一個歷史性的爭議事件,有太多值得我們思考之處,我相信我們應該藉此學習到,無論任何事情,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判斷事件發生的背後所隱含的其他意義,我們也應該了解知識是多麼地可貴,無論使用何種方式,我們都應珍惜我們所能獲得的知識,以及感謝那些奉獻知識給我們的人。

 

撰文:學材三  林裔庭

這部電影對於視覺及聽覺的處理很用心,許多畫面的構圖和運鏡是很有氣勢的,配樂的運用讓人身處在神秘又詭譎的氛圍中,顛覆ㄧ般人對紀錄片呈現方式的認知。

電影從Google開始掃描書籍,經由光學字元識別,儲存數位化資料庫,到2004年Google圖書的成立,開發新的搜索引擎,Google將書本數位化的原意:期許帶給人們更完整的資訊與更方便的生活;但美意背後仍有大量的問題衍生,出版業與作家協會批評Google圖書計畫中,列入的片段作品涉及侵害版權的行為,有些與Google合作的圖書館也有反對的聲音。此外,許多圖書已找不到版權所有者,且不再出版和銷售的書籍,有人認為Google將這些「孤兒圖書」電子化後,形成一種壟斷。影片中的採訪觀點非常多元,從出版界、圖書館界、寫作者、閱讀推廣者、網路觀察家、歷史與法律學者等角度去聆聽,能瞭解更多面向與思辯。

如果Google map消失?如果Google消失了?我的生活應該會瞬間失衡吧!雖然我仍習慣使用實體書本的讀書方式,但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接觸電子圖書的機率亦提高,發現圖書電子化是未來趨勢,感受到臺灣相關電子書行業也努力學習及突破,相信我們的資訊取得將會變得更快速,生活也會更加便利。

 

撰文:學材三  鄧羽容

「不知道?google一下吧!」Google從一家公司的名字到成為一個搜尋的另一個專屬動詞,由此可見現在的人,習慣了資訊的迅速傳播,也習慣了資訊所帶給生活的便利。在沒聽過這次的演講前,我的思想是很單一的,覺得利用各項網路資訊都是理所當然,沒想到其後的代價有這麼大。

這次的演講是在探討,當google將全世界的書本電子化後,所帶來的影響。當知識被一個非公家的營利集團給蒐集且統一公開時,所要討論的事有很多,一方面, google這家公司會怎麼篩選這些得到的資訊,我們無法保證之後獲得的資訊內容或來源是否為多元的資料,而且一家營利的公司,並不會一直免費的提供所有需求,如果未來他們得到完全的控制權,相信貧富差距的問題只會更加嚴重,雖然有很多爭議點,但事實上也只有需要的人,才會有毅力去收集那些珍貴的紙本書,並將他們掃描成電子檔,期間所要耗費的財力與人力都是相當可觀的。

資訊的來源一定是大量的知識累積,因此,Google圖書館的設立,我認為雖然具有很多爭議,卻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五、《透視:光影大師維梅爾》

撰文:學材二  楊延藝

提到光影大師維梅爾,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便是他的「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作。畫中的女孩回頭望著觀看欣賞的我們,他眼中好像透露著很多複雜說不清的情緒,不管從什麼角度看,他深邃的眼神都好似揪著你的目光,讓我忍不住不停地看,一片漆黑的背景,畫作正中間的女孩卻是如此明亮。其實在看這部片之前我對於維梅爾一點也不清楚,更別說知道他的畫作了,沒想到這部片出乎意料的很好看。他用CSI方式來偵查維梅爾的畫作,真的很新奇有趣。看一個人如此認真地做一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的事情,是很勵志的。這種事,可能有人想過要做,但卻沒有人真的去實行。他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心;他有科學家的求真精神,也有工匠的巧手和耐性。有幾次我在心裡稱讚他的瘋狂,看到某些地方,我簡直目證口呆,張開了嘴合不起來,更多次想豎起姆指讚他。電影的配樂也很棒,當內容是講及他的奇思妙想和輕鬆幽默的地方時,配樂很跳脫,當鏡頭對著畫或當他在畫畫時,配樂優美而帶有神秘感,當他一下子回到現實(多數是苦況)時,配樂會突然中斷。劇中發明家Tim大膽提出的假設是尾梅爾借助了光學儀器,是用畫筆拷貝著鏡像,作為初學者,Tim也借助儀器向大師技藝逼近。而他假設他是用攝影影像為底來做出作品的結論也是令人倒抽一口氣的。而他用相機暗箱和鏡子結合的技巧,花費五年的時間成功複製了維梅爾的名畫「音樂課」。這個結果也和某些歷史事實遙相呼應。不過最主要的讓我想起了愛迪生的名句,成功=99%努力+1%靈感。

這部片真的是很值得令人細細品嘗的一部作品,讓我覺得紀錄片好像也不是那麼枯燥乏味,很推薦大家去看,也很感謝老師讓我們接觸到這一類型的新的體驗。

 

撰文:英教二  林宜潔

維梅爾,一位在每幅畫作中揮灑光影並增添靈魂的畫家,他被譽為荷蘭黃金時代中最偉大的畫家。他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卻每幅都讓人讚嘆──倒牛奶的女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音樂課……等,在這些作品,光線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如臨現場的震撼感讓他無庸置疑的被稱作「光影大師」;然而,提姆,一位熟知數位影像系統的發明家,對於一百五十年前維梅爾已能記錄下唯美光線的原因感到好奇,提姆運用他的專業進一步分析維梅爾的作品,卻發現維梅爾的作品並無打稿的痕跡!好奇心在提姆的心中演變成一顆種子,並且逐漸成長茁壯……,最後,提姆發現維梅爾極有可能是運用了透鏡,將欲繪的物象投射到畫布上,而當畫家調出一模一樣的顏色時,透鏡的邊緣將會與畫布合而為一,藉此達到重現光影的效果。提姆決定自己嘗試畫出一篇一樣的圖,而他選定的作品是「音樂課」。在歷經了百來天持續的作畫後,提姆,一位沒有藝術背景的工科發明家,竟完成了與維梅爾幾乎一樣(因為提姆找不到維梅爾時期的模特兒)的作品!

這樣的結果讓人不勝唏噓,維梅爾擁有如此崇高的藝術地位,竟是靠著「透鏡」,這種像是作弊的器具來完成!但,其實維梅爾只是巧妙的將科技融入藝術之中,許多人常將科技與藝術視作兩回事,殊不知當科技與藝術結合時,卻能創作出如此動人的作品。看完這個影片後,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維梅爾還是藝術家嗎?我想了良久,才確信我的答案為「是」,我認為維梅爾仍是一位藝術家,而且是偉大的藝術家。即便科技能美化畫作的外觀,卻始終無法增進畫作的內涵,及改變作畫的初衷,維梅爾賦予靈魂給他欲繪製的主題,感動了世人,而這份感動將傳達下去,不論人們知道維梅爾的技術與否。

 

撰文:特教三  簡筱靜

一位維梅爾的粉絲-發明家提姆詹尼森,多年來一直研究150年前的維梅爾是如何捕捉完美光線的真正原因,維梅爾畫作所呈現出完美的光影比例、折射震懾著觀賞者,如何能夠畫出這麼令人敬佩的畫作一直是提姆想了解的問題,因此他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科學研究方法,試圖完成一幅與維梅爾一模一樣的的畫作。他的這趟維梅爾畫作之旅長達十多年,其足跡遍佈荷蘭、英國,甚至來到白金漢宮,踏訪了世界各地就是為了找出維梅爾畫作的光影原因。提姆從一個完全不懂繪畫的科學家,一路上藉由科學方法的應用,最後竟然畫出了與維梅爾幾乎相同的一幅畫,真的是讓人由衷的敬佩。

剛開始我對維梅爾的印象不深,但經影片欣賞過後,我了解到原來他的畫作這麼有讓人驚豔的魅力,畫中的光影方向、位置、深淺……等都有經過設計,不禁讓人思考維梅爾在好幾年前是否就了解利用科學方法去配置畫作裡物品的位置或擺設。維梅爾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作品中都有著透明的顏色、嚴謹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影片中的提姆利用許多科學手段證實了畫作中的光影,讓人觀賞影片時不斷的感到驚訝及反思是否只是巧合亦或是維梅爾真的應用了科學。

剛開始提姆表示想利用科學方法完成一幅維梅爾的畫作時,我覺得非常存疑,畢竟他沒有任何的美術基礎,並且從事與藝術完全不相同領域的工作,直到看著他一步步、一點點地將畫作描繪出來,就連微小的細部都能維妙維肖的勾勒出神韻或質地,真的是讓人非常的吃驚,並且佩服提姆的勇氣及耐力,影片最後他流下感動的淚水,我想那種淚水一定對他賦予了很深刻的意義,也替她紀念了歷史性的一刻。

隨著影片的觀賞,我能更加認識光影大師-維梅爾,深入去剖析他畫作裡的光線及投射,在發現這麼多的巧合後,也更讓我佩服這名偉大的畫家,並且教導我欣賞畫作的能力及觀點,原本我看畫作都不會深入去研究,但自從看完這部影片後,我開始會去思考是否每幅畫作裡都隱藏著玄機亦或是隱藏於圖畫裡的意象,了解圖畫裡的構思及傳達意涵,透徹明白作者的心意,讓我有種往藝術更加邁進一步的感覺。

 

撰文:特教二  王儀勳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維梅爾是因為看了一部名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還記得在看這部片時雖然不太瞭解片中的內容,卻對於維梅爾這個名字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而這次觀看這部片子,與老師在影片開始前對於維梅爾的介紹,更深了我對維梅爾的認識,看見他對於光線和陰影的處理,不管是傳統的畫法、透視法,或利用光學儀器作畫,例如暗箱、望遠鏡……等,維梅爾以他獨特的繪畫技巧贏得了「光影大師」的封號。

在影片中令我震驚的是紀錄片的主角,他並不是一位專業的畫家,卻畫出了和維梅爾畫作相似度極高的模仿畫,用他特殊的儀器與令人敬佩的毅力完成了曾經人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而也因為他的實驗使得人們對於維梅爾如何掌控與畫出光線的變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雖然無法明確地證明維梅爾是使用相同的儀器作畫,但卻可以知道至少是相似的儀器,讓我們對於這位光影大師更近一點,而在影片中看出實驗者的用心觀察,在影片中他曾說的一句話深深的震撼我,在毛毯時他堅持將每一個縫線都畫出,他說:「既然我看見了,那我就要把它畫出來。」,如果當初他選擇輕鬆一點的直接上色而不是仔細的一筆一畫的畫出毛毯或許他就不會那麼累但或許也就不會畫出如此完美的畫了,而當他看見維梅爾畫中的錯誤時並沒有照畫,而是說「既然我知道那是錯的我為什麼要畫,我並不想當維梅爾,我想畫我看見的。」我想從這部片中除了讓我更認識維梅爾,也透過實驗者學習到不一樣的精神-永不放棄,堅持自我,最後很開心可以看這部片,給了我許多不一樣的收穫。

 

撰文:史地三  郭奕宏

在這場紀錄片導賞之前,老實說我沒有聽說過這名藝術家,但在紀錄片開始前的相關介紹中,可以了解到在當時的荷蘭所流行的是理性主義,以風景畫、靜物畫、肖像畫等比較偏向自由及日常風格的畫作為主流。但維梅爾擺脫了這種象徵類的束縛,擅長捕捉世界凝結的瞬間,將人事物的光影及質感細膩的表達出來,儘管畫的本身可能不具有任何特殊意義,但光看他的繪畫就會有讓人誤以為自己是在看某位攝影師的攝像作品,一時間忘了十七世紀並沒有照相機的發明。但他的後期似乎因為生活困頓而逐漸向現實妥協,畫風開始有了大眾化的取向,這是讓我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不過作品依然優美細膩,同樣讓人看的入迷。

紀錄片開始時,我還不知道這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要探討維梅爾作畫的方法,但是我還是有點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執著於研究他的作畫方法,直到最後我才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堅持。紀錄片的主人公一開始便嘗試使用暗箱並搭配一個小鏡子來看暗箱的成像,結果作畫出來的成果相當驚人,幾乎與拿來畫的照片一模一樣。於是他便開始模擬當時維梅爾的作畫環境,使用了當時的作畫工具,也開始了他漫長的作畫之旅。

一開始他作畫非常順利,讓我不禁覺得這幅企圖還原當時作畫情景及方法的畫作可能很快就完成了,但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最讓人受不了的是每天都枯燥乏味的作畫過程,連坐在台下觀看的我都覺得快要受不了了,何況是整天坐在同一個地方作畫的人呢?再來他發現了原畫中一個微小的錯誤,他稱之微「海馬微笑」的一處小地方,這是使用凹面鏡所必然會發生的問題,他即時改正了這個小錯誤,也更確定維梅爾是用他現在所使用的方法來作畫的,儘管很難接受,但事實就是如此。

發現了此一事實後,我們所要探討的,就是藝術創作是否不再是主觀的產物,可以用客觀的方法來創作呢?就如同紀錄片的主角使用暗箱成像搭配一面小凹面鏡作畫一樣,看似完全使用客觀的方式來作畫。但我認為並非如此,當你想要創作某一個藝術品時,這就已經是自己主觀所認為的創作了,如果沒有這種想法,那怎麼可能產生藝術創作呢?在選定題材的同時,就已經不能稱之為客觀了,所以我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創作是「客觀」的,唯有作者的主觀才能產生出藝術。

 

撰文:特教二  林盈伊

我在藝術這方面很少涉略,看影片的當天才知道維梅爾這位藝術家,雖然我早已看過《倒牛奶的女傭》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兩幅作品,只覺得畫得非常逼真、樸素,有種很鄉村、舒服的感覺。之後才知道原來維梅爾被稱為光影大師,運用點畫法,並且使用光線的來源,使畫面產生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但是沒有人瞭解維梅爾的技法,只知道他經常使用當時罕見的Camera Obscura,用以捕捉光線和色彩,讓我覺得維梅爾不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厲害的光影學家。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不禁佩服提姆詹尼森,他非常具有科學家實驗的精神,也或許是因為他真的很喜歡維梅爾這位藝術家,研究了維梅爾的畫風,模仿他的技巧,有毅力的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畫了《音樂課》這幅畫,在過程中細膩的技巧和畫法,我看了非常驚訝,動用非常多的人和物,創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空間,拿著非常小小的畫筆,在大大的畫布上作畫,不時的利用顯微鏡、利用倒影的概念,也因為不滿意而重畫過一次,花上巨大的時間,過程中真的也開始厭倦了,但畫作即將完成,怎能放棄呢?最後提姆詹尼森終於完成了這幅偉大的作品。看了提姆詹尼森花那麼時間和運用那麼多的科技資源,才完成完美的融合光影和色彩的畫作,反思16世紀沒有高科技的物品可以使用,維梅爾就已經可以繪畫出如此令人贊嘆的作品,這不只花費時間,也花費了身心靈,去創作這麼多幅優雅、美麗的畫作。

透過這部影片,讓我認識了維梅爾,也知道光影對畫作影響,這真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紀錄片,真實的記錄出不論哪一位畫家,他們所創作出的每一幅畫作,都是經過大量的時間,結合光線、線條、色彩等等元素,畫出作品,呈現給大眾,讓我覺得我以後看作品,不能再只是走馬看花,應該仔細的去欣賞,欣賞其中真正的奧妙,才不枉費畫家們長時間做畫的辛苦過程。

 

六、《金權世界:一個銀行交易員的告白》

撰文:公共二  賴彤婕

影片開始主角講述著周遭大樓的歷史,向觀眾陳述他所在的地方是個金融中心,許多銀行的總部就在附近,歷經時代變遷,每棟大樓的擁有者都有所改變。從他的言談中,可以漸漸了解敘述者是一名交易員,對於這一切狀況都十分熟悉,但反觀他所在的大樓已空無一人,甚至看不出曾有人在此工作,似乎在反諷現在的經濟情況已大不如前了,大樓依舊在,但時代已經改變,不再風光。

影片中敘述人即主角,他身為一名交易員,他的成功崛起,以及最後的轉變,我們可以從電影中了解身為一個交易員他所想的與銀行、企業、散戶所想的有什麼不同,他們要的是業績,不是產品的實質好壞,要如何包裝這樣的產品,要賣給怎麼樣的客戶,他們傾盡自己的時間構想,從他們身上我看見了人性,也看見了對錢的價值觀,客戶需要資金的成長,而交易員需要業績,各取所需,本應相安無事,但為了賺取更大的利益,一切都改變了。

為了賣更多產品,交易員對客戶欺騙,客戶相信交易員的話術,買下了毫無發展的爛產品,可是交易員本身所做的是否真的沒有任何壞處嗎?這情況一樣發生在銀行對交易員的任用上,銀行主管利用高薪挖角交易員,交易員相信這間銀行將會善待他,但事實上,只要一出事,交易員拋棄客戶,銀行主管也拋棄了交易員。

從這部影片中,對於還不熟悉金融產品操作的我,有了一些想法,從金融產品賺錢似乎容易,一旦出事,錢財也似乎化為烏有,來的快去得也快,世上沒有那麼輕鬆可得的利益,若是我們太過於相信某一方的說法,失去了自己辨識能力,回歸到盲從本性時,我們下的任何決定都將變得更有風險。

 

撰文:公共二  洪業勤

影片中提到 萊納沃斯—一位德國的銀行家,曾任職於德國法蘭克福銀行大廈,擔任專業經理人,他曾經叱吒金融界,家財萬貫,每日投資交易高達數千萬,有時甚至幾小時之內就能賺上數千萬元的大幅度收入,使得他看似前景一片光明。

但是歷經二十世纪後的金融危機,讓他因此跌落谷底,所有財富霎那間化為烏有。這部影片真實紀錄一位高階銀行交易員的生命中的心路歷程,從高潮到迭起,闡述著金融圈殘酷的真實,前一秒可能坐擁數千萬,下一秒卻化為烏有;甚至還經常面臨道德困境。主角在片中分享了他對金融市場和經濟衰退的觀點,徹底揭露納殘酷的事實。

其實看完整片影片,我並沒有過多類似內心的悸動,想去完成想去做什麼改變,這點我必須老實地說出來。對許多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部紀錄片,甚至是為了拿到經濟學學分中的一項過程,這是大多數人眼前所見。

我不能否認我與他們不同,因為我近來欣賞時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只是一部電影而已。不過我錯了!透過這部影片,我看得的不只是主角萊納沃斯對於自己失敗的闡述和金融殘酷的分析。

我看的是一位曾經高高在上,擁著無數光環的成功人士,在經歷了失敗,而且是一無所有了,他卻能勇敢地站出來,在大眾面前完成這一部紀錄片。這是一種對於尊嚴上的一種考驗,畢竟,誰都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失敗,但是他站出來了,而且主動的解說其原因,並加以分析,這是我看完影片後的最大收穫,並不是他說的有多好多感人,而是他願意站出來,向大眾公開並承認自己的失敗,我想這才是最有價值的。